技術品牌 |
11月16日上午,鐵四院總承包模式建設的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舉行正式開通儀式。
江門站主體站房工程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設計以僑鄉文化為主要特色,以巴金筆下的新會著名景點“小鳥天堂”為造型靈感。站房中心區域以“樹”狀造型呈現,反映了五邑華僑落葉歸根、生根發芽、開枝散葉的家鄉理念,以及當代的僑鄉精神。鐵四院在站內各處設計融入“蒲葵”“騎樓”“碉樓”等特色文化元素,并采用節能材料和技術,減少采光和暖通耗能,凸顯地域文化特色,彰顯“低碳、綠色、環保、智能”的建設理念。
候車廳內還設置了智慧衛生間,男女廁位設置比例為1:2,衛生間門口可實時顯示空余位置。貼心的無障礙衛生間,溫馨的母嬰候車室,一應俱全。
按照一體設計建設理念,江門站站房和市政綜合配套工程均由鐵四院統一設計,并由其承擔城市綜合配套工程的EPC總承包,實現了建設管理、設計和施工的深度融合。
在確保工程質量、安全和進度目標的前提下,鐵四院EPC項目部實現了工程施工方案最優、費用節約、工期縮短、技術指標先進,同國鐵江門站房協調有序。
充分考慮江門站站前狹長用地的地塊條件,鐵四院統籌規劃,將鐵路站房、市政道路、地下空間、公交長途車站、軌道交通等多種交通體系,整合設計成為一個綜合性互通式大型交通樞紐工程。完美銜接公交站、長途客運站及出租車、社會車輛、網約車、專屬停車場,實現100米范圍內輕松換乘!
建設過程中本著“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充分考慮人們的交通引導、等候、休憩等多種活動需求。高架候客平臺設置無風雨走廊,在進站層與地下出站層間設置采光井,布置有樓扶梯和電梯等豎向交通,在方便旅客換乘的同時,還可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風和采光條件。
江門站位于中國僑鄉江門市新會區經濟開發區,毗鄰廣珠城際鐵路新會站。目前已有廣珠城際鐵路、江湛鐵路、廣珠鐵路(貨運線)3條運營鐵路線在該站交會。根據《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不久深江鐵路、珠江肇高鐵、南寧經玉林至深圳高鐵、廣佛江珠城際鐵路以及江門城市軌道交通線也將會聚于此。建成后,它將達到8臺20條線的規模,是廣東省內僅次于廣州南站、深圳北站、佛山西站的第四大軌道交通樞紐。